首页;天运平台;首页大约从公元前500年起,玛雅人就用可可豆酿造独特的巧克力热饮,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会共同饮用交杯巧克力热饮,预示着美好爱情,巧克力也由此逐渐成为爱情的通用表达方式。
巧克力原产于中南美洲,初入欧洲时,因其浓郁丝滑的口感和独特风味,被视作珍贵的奢侈品,成为贵族阶层社交与情感交流的高雅馈赠,象征着身份与地位。
直到19世纪,巧克力制作工艺得到显著改进,成本大幅降低,才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恰逢此时,情人节在民间广泛流行开来,人们惊喜地发现,巧克力甜蜜的味道与情人节所代表的爱情简直完美契合。
1861年,吉百利推出了首款心形盒装巧克力,盒子上精心装饰着爱神丘比特的图案以及娇艳的玫瑰花,这些浪漫元素精准地击中了采购情人节礼品的顾客的心。
此后,其他巧克力厂商纷纷效仿,在商业利益与文化内涵的双重推动下,巧克力迅速成为商业化情人节的标志性符号,情侣们热衷于通过互赠巧克力来传递彼此的爱意,于是赠送巧克力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情人节不可或缺的浪漫习俗。
此后,巧克力的种类日益丰富多样,不断满足着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包装也愈发精美,融入了大量如爱心、玫瑰等浪漫元素,成为情人节最具代表性的礼物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巧克力所承载的甜蜜爱情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我们也都深深陷入了巧克力带来的甜蜜爱恋之中。
巧克力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在各类节庆期间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巧克力市场就收获颇丰。
以一直以来都十分倚重节庆礼赠市场的费列罗为例,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3/24财年超额完成销售额目标后,24/25财年前五个月(2024年9月-2025年1月),费列罗中国区销售额强势创下历史新高,再次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彰显出巧克力在春节期间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像德芙这款巧克力套装,外包装印着“锦鲤附体”“阖家幸福”“万事顺意”这些吉祥话吸睛程度拉满。好多前来超市购物的人们不是拍照打卡,就是直接收入囊中。
“巧克力”和“鲜花”无疑是情人节的浪漫标志,每逢此时消费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和Prosper&Analytics的年度调查,2025年美国情人节总支出预计将达到275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糖果》调研发现,巧克力在情人节期间依旧是热销品类。如,The Dodo Chocolates 本土店的一款开心果夹心巧克力,在TikTok美区短短28天内就售出近4万单,GMV超235万美元,销售成绩十分亮眼。
回到国内市场,近年来,中国巧克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节日礼赠需求的增长,推动着高端巧克力市场不断发展,线上销售占比也在逐年攀升。
但对比国外市场,国内巧克力的市场开发仍旧有很大潜力。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巧克力人均年消费量分别为中国大陆的27倍、10.5倍、5.5倍。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糖果》不禁好奇如今国内情人节的巧克力还好卖吗?
《中国糖果》随机街坊了一些情侣,有部分表示情人节买巧克力还是必备项目,但大多数这样说道“现在谁还送巧克力呀,太土了”、“准备的礼物是巧克力的话,证明没用心”、“能送的东西很多,巧克力也不太吃怕长胖”······
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糖果巧克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凤利也向《中国糖果》透露道“很多客户向其反馈今年情人节巧克力销售市场会遇冷”。
在今天的线下商超和零食连锁店中,巧克力情人节礼盒依旧享有前排或专属陈列位。
巧克力作为情人节“刚需”品类,核心市场稳定,德芙、好时等传统品牌凭借多年积累的知名度和庞大销售渠道,在市场中根基深厚。而每日黑巧等新兴品牌则靠差异化定位吸引年轻消费者。
不过,新兴趋势正分流市场。线下门店中美容养颜等礼盒也被摆在显眼位置,商场许多门店都推出情人节促销活动或相关装饰吸引客流,Z世代如今超级喜爱的泡泡玛特也将门店布置成粉红情人节主题,为消费者提供了除巧克力外的更多浪漫选择。
同时,可可豆价格飙升,给巧克力生产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为应对成本上涨,巧克力零售价或上涨或缩小产品规格,还有品牌调整配方降低可可含量,这可能影响口感和品质。
尽管巧克力还是情人节热门单品,但其影响力大不如前,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变淡。
巧克力若想重回巅峰期,过硬的产品品质自然是根基,但精彩绝伦的营销同样不可或缺。
在产品创新上,不断突破局限,结合当下流行的养生健康风,打破“吃巧克力会发胖”的传统观念,如每日黑巧“0白砂糖、0代可可脂、0反式脂肪”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饮食观念。
在包装设计上融入场景化元素,比如设计户外野餐主题的巧克力礼盒,内含适合分享的小块巧克力和便携式餐具,满足情侣户外约会场景。还可打造情侣专属的互动巧克力,如拼图巧克力,只有双方合作完成拼图才能品尝,增添恋爱互动乐趣等。
依据不同消费群体开展精准营销。针对年轻学生群体,在校园社团活动、校园表白墙上进行推广;对于职场人士,与写字楼附近咖啡馆合作,开展“咖啡+巧克力”的情人节专属下午茶推广活动。
在渠道整合方面,线上利用直播平台,邀请网红主播进行巧克力制作和试吃直播,实时互动解答疑问;线下在大型商场设置快闪店,举办巧克力文化节,展示巧克力历史与制作工艺,吸引消费者体验购买,实现线上线下流量互通。
采用分层定价,既有平价产品又有针对高端市场的限量版巧克力礼盒,满足各类消费者。德芙不仅有包装精美的礼盒系列,也在线下摆满了散装巧克力。
除常见的满减、折扣等促销手段,还可在赠品上下功夫,如购买巧克力赠送定制的情侣对戒等,增加产品附加值。徐福记的礼盒赠品更是送到了心坎上,可可爱爱的奇奇蒂蒂玩偶挂件谁能不爱呢?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产品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引发消费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巧克力品牌可以积极挖掘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与营销中。
“天津传统元宵中巧克力风味占据了相当比重,这一现象展示了巧克力与中国民俗文化结合的潜力。如今,一些品牌更是大胆尝试将巧克力与粽子相融合,不断探索新的口味与文化碰撞。”杨凤利还讲到,“要尝试和中国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打造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巧克力产品。”
明治推出的雪吻系列礼盒便是很好的例证,它打破其他品牌千篇一律的心形造型,从“情书”谐音获取灵感,将礼盒设计成书本款式,巧妙地把巧克力与传递爱意的情书关联起来,洋溢着浓厚的文艺浪漫气息。
费列罗的巧思同样值得借鉴。在其礼盒内每个巧克力下都藏着一句浪漫情话。这种方式让消费者在情感认同的驱动下选择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忠诚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