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万和城娱乐”首页10日,科学家们公布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于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的假设。
人类都看见不可能看见的黑洞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时空旅行、移民火星、星际旅行,那些科幻小说中描绘的事情好像离我们更近一步了。
在激动之余,还是要明白,实际人类科技的发展远未到那个程度。我们对于真正的太空旅行和生活并不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来读一读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前宇航员特里·维尔茨(Terry Virts)的三次空间站服役经历以及他在太空中工作时拍下的许多摄人心魄的照片——《国家地理太空探索》(View From Above: An Astronaut Photographs the World)。
维尔茨是极其幸运的人,他的航天梦始于童年。因为良好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坚持和努力,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这在整个人类中也是不多见的。
维尔茨出生于1968年,他在幼儿园读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图画书是他平生阅读的第一本书,书里画满了月球、火箭、飞船、航天服及其他登月设备。
小维尔茨彻底被阿波罗登月的故事迷住,他有了人生最大的愿望:成为一名宇航员。
1989年从美国空军学院毕业后,他又在安柏瑞德航空大学获得航空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成为一名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在世界各地服役期间曾驾驶40多种机型,飞行累计超过5300个小时。
在美国空军服役11年后,2000年7月维尔茨入选NASA第18组宇航员,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航天训练。
终于在2010年,他被任命为“奋进”号航天飞机驾驶员,执行为期13天的任务,将两个新舱室送往美国空间站。
任务结束两年后,特里又接受了两年半的训练,为国际空间站长期考察做准备:练习太空行走,与新机组成员磨合。
2014年,维尔茨和其他两名宇航员一起,搭乘俄罗斯的“联盟TMA-15M”号运载火箭,踏上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旅程,共历时200天,是NASA连续执行时长第三的太空任务。
也就是说维尔茨在200天内总共飞行了1351.8万千米,绕行地球3184次,共执行了上百次科学实验和3次太空行走。
除此之外,拍照狂魔维尔茨在200天中共拍摄了31.9万张照片,是目前在太空拍照最多的人。
为了和地球上的人分享这些照片,他得到授权申请了Twitter和Instagram账户,变成了分享太空奇景的网红宇航员。也因此有了这本精美的图书。
从第一次驾驶航天飞机开始,维尔茨就详细记述了他三次任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他的激动、紧张、担心、兴奋、不满、疲惫,这些情绪和生活细节让远在外太空的宇航员变成与我们如此相近的血肉之躯,不再像科幻电影里塑造的那些遥不可及的超级英雄。
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蓝色,就好像一个一直生活在黑白世界中的人,第一次见到了彩色,这让我想起第一次看见女儿蓝眼睛时的感觉。
在太空中首次看到日出时,我正好身在阿尔卑斯山的上空。虽然我曾无数次看到过宇航员们所拍摄的地球,却远不及这样的景象让人深感震惊。
我被呈现出夺目蓝色的大气层吸引住了,几乎无法转移视线,直到我意识到阿尔卑斯山正从飞船下方飞速掠过。
当时我驾驶的“奋进”号航天飞机正在爬升进入飞行轨道,火箭的OMS-2还没有点火,于是我趁机看到了窗外一闪而过的阿尔卑斯山,这也是在两次太空飞行中,阿尔卑斯山在白天距离我最近的一次。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此时,“奋进”号以每小时 28164千米的速度飞行,地球上的山峦一座接着一座地从眼前闪过,平常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翻越的山岭,现在都迅速地消失在视野里。
记得住在德国和法国的那几年里,放长假时我会开车在村镇间穿行,而现在这些美景尽收眼底。
仅仅一两分钟之隔,映入眼帘的阿尔卑斯山就切换成了巴尔干地区。这时我意识到该把注意力转到工作上了,还得驾驶航天飞机呢。
正如宇航员们常说的:“在失重环境里做任何事情都更有难度。”所有东西都飘浮着!没有一样能好端端地待在一个地方!太烦人了!
为了固定物品,我们用了很多魔术贴、系绳、封口袋、口袋甚至偶尔还用上了强力胶带,但有时候,甚至胶带卷也会飘走。
在失重环境中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正确控制身体的方向,即如何从a地出发,最终到达目的地b地。
一个要诀是,让推力穿过自己身体的重心;但如果胳膊和腿的末端用力过大,你就会多转几个圈。任何从远离重心部位使出的力量都会引发身体的旋转。如果能够正确用力,到达目的地就相对容易。
但我发现我经常在到达目的地后还在打转儿。在第一次太空旅程刚开始时,我发现我总是比预想的要多转一两圈。如果我要把自己推到较远的位置,且途中无法抓到可以矫正方向的东西,也许会以身体打转儿、用后背撞过去的姿态到达目的地,因而我不得不厚脸皮地假装是故意为之(希望没被附近的摄像机拍下来发回地面控制中心)。
白色不仅仅出现在大陆的某个角落或者一块特定的区域,而是沿着地平面一直一直在延伸,仿佛绕过了半个地球,从西部的欧洲平原到东部的堪察加半岛。
白色土地的面积大到让我吃惊,可能是无尽的积雪把1000多英里(1000 英里=1609千米)的土地染成了一片纯白。
在太空中,我们庆祝了感恩节、圣诞节、新年、复活节,当然还有棒球赛的开幕日和超级碗比赛。
我们还给每个机组成员过生日,连国际妇女节和国际劳动节也没有错过,可以说我们为了能在太空中开派对费尽了心思。
所有的食物在几个月前就要准备好并打好包装,这使得可带入太空的食物种类受到了极大限制。比如,我们不能带面包,因为它无法长期保存,墨西哥玉米饼是它的替代品。事实上,有些宇航员真的会每顿饭都吃玉米饼。
空间站里其实有多种食物,有些是像袋装金枪鱼、牛肉干、M&M巧克力豆这样的“商用现货”;还有的是脱水食品,也就是大部分人所认为的航天食品。肉类和蔬菜都经过了脱水处理,并且封装在真空塑料袋中。
我们把这些袋子放在一个装着冷水或者热水的机器里,机器会把它们捣烂、摇碎,只需要10分钟——看!一顿装在袋子里的饭完成了!
除此之外,还有装在绿色金属袋子里的即食食物,和士兵的军用口粮类似。各种肉类、蔬菜、甜点都按照这个形式包装。
不过也有传统感恩节食物: 熏制火鸡、玉米饼馅料、 玉米饼、蜜饯山药、土豆泥、各种各样的茶和咖啡,还有蓝莓樱桃酥皮饼。
不幸的是,在浩瀚的宇宙中,一艘小小的轨道航天器距离那些天体的距离并不比我们在地球上的距离近多少。
不过,我们确实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儿,那是因为大气层不会遮挡我们的视野。但我们还是要透过几层厚玻璃窗,其中有几扇还涂有防刮涂层。
更糟的是,这些玻璃完全破坏了拍摄清晰的变焦照片的机会,而白天的视野中则总是布满了由太阳反射所形成的光斑。
如今,太空生活完全依赖于地球的补给,比如水、食物、氧气、服装等。我们在太空中什么都不生产,除了电(感谢巨大的太阳能电池组)。
如果人类真的要移民到其他星球,那就确实要有所改变了,但就目前来说,这一切还不错。
极有可能发现不了,因为匆忙赶路的外星人必须停下来仔细观察才能看到地球上的大都市,即使在万里无云的时候,外星人也极有可能忽略那些钢筋混凝土森林。
舱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太空行走时头盔中冷凝水在气密舱释放出来导致窒息、补给飞船发射失败、补给飞船进入太空后无法与空间站对接、还有最可怕的致命气体氨气泄漏。
氨气,由于其卓越的化学性能,被用作国际空间站外部桁架的冷却剂。但空间站的设计者必须竭尽全力以确保它永远不会进入机舱,从而混入宇航员所呼吸的气体中。我在训练期间了解到,人一旦闻到氨气的味道,就已经太晚了。
收垃圾。因为东西运到空间站都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包装套包装,产生了巨量的垃圾。
你无法预料当踏入漆黑的宇宙后究竟会有何反应,届时你将与真空环境仅隔着一层几毫米厚的塑料。
我一直是个平和稳重的人,甚至在作为战斗机驾驶员和飞行员时遭遇紧急情况时,也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但事实上,在真正出舱之前,我都不敢确信自己的反应。
有些宇航员一开始会有强烈的眩晕感,因为当他们从相对稳定的空间站走进无限的外太空时,看到的便是远处飘浮着的地球。
我很幸运,因为在我迈出第一步时太阳还没有升起,地球笼罩在一片夜色之下,根本看不清地球表面,也就谈不上有坠落感或者眩晕感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动作慢,实际可能是你走得太快了。因为宇宙没有摩擦力,只需要使一点儿力就可以活动,所以要想提高速度其实很容易,但要停下来却非常费劲。
非洲北部的尼罗河谷地区与南部的约翰内斯堡相隔8000千米,在两地之间的区域里生活着10多亿人,但大部分地区夜间几乎没有灯光。
除了雷暴天气,非洲大陆的夜晚几乎是一片漆黑,仅有几个小城市偶尔闪现出点点亮光或者燃烧石油制品的火焰。
这太不可思议了,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生活着的人口是欧洲的两倍。究其根本,这不仅仅说明非洲的夜晚缺少灯光,更说明他们缺少交流,缺乏冷藏食物,没有防止蚊虫叮咬的通风系统,甚至很少参与全球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
有趣的是,有的城市的情况恰恰相反。城市的亮度超出了城市人口数量所对应的灯光亮度的上限。
阿拉伯半岛就属于这种,像麦加、利雅得、吉达这些人口相对较少的城市在夜间都非常明亮。
西欧和美国东部地区在夜晚亮起成片的灯光,这里的“人均照明量”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更高。“人均照明量”是我在太空中可以看到的财富象征。
在太空中,我清楚地看到马达加斯加岛(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的土壤很糟糕:岛屿西侧有很大一片似乎寸草不生,橘红色淤泥大量流入大海,其中很多泥土来自贝齐布卡河三角洲。这些都是滥砍滥伐的证据,大部分森林早在50年前就被砍掉了,但其影响至今仍很明显。
计算机发出氨气泄露警报,美国宇航员关闭美国舱,到俄罗斯舱等待休斯顿的排查结果,如果真是氨气泄露,美国舱就只能被永久关闭了。
地球上,美国为首的西方正因为克里米亚问题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但俄罗斯副总理打电话来说:美国宇航员想呆多久呆多久。
维尔茨前一次回地球乘坐的是美国自产的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后航天飞机就可以像客机那样飞行软着陆,整个过程较为舒适。但是“联盟”号飞船不同:速度快、颠簸大、声音吵,落地时的方向不确定而且冲击力强。
按照专家要求,为防止立位耐力不良和头晕目眩,航天员起飞前喝掉大量的液体。
“联盟”号很小,进入座位后宇航员系好安全带、膝盖抱在胸前、把身体缩成一团,三个宇航员挤在一起。
回到大气层中,自由落体时,减速伞突然打开,坐过跳楼机的人都知道那种要死的感觉。三个宇航员尖叫大笑起来。
有个叫斯科特·凯利的宇航员称为了再次体验一把“云霄飞车”,他又签了一年期的任务。
而且,维尔茨说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上的“软着陆”也应该改名叫“比车祸现场稍强点的飞行着陆”,坐过俄航的人都知道最后鼓掌时的心情很复杂。
我在乘坐“奋进”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几个小时后,完成了所有的医学检查,与NASA的管理层见过面,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人,最后,我筋疲力尽地独自回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宇航员宿舍,打算睡觉。
和很多出差时回到酒店房间的人一样,我打开了电视。有线电视新闻的标准套餐跳了出来: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人们很震惊,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各种体育赛事;还有漫天的商业广告。
不到一分钟,我就把它关掉了。我感觉身体在抗拒这些信息的输入,就像排斥来自不同血型的。所有这些“噪音”对我这个人来说毫无意义——或者可以更恰当地说,是对刚从太空回来的宇航员来说。
几个小时前,我还在绕地球轨道飞行,从太空中观察我们的星球,乘坐的是我们人类制造的最神奇的机器,一起工作的是人类最优秀的团队。而眼下,我却在房间里看像商品一样被制造出来的新闻——对现在的我来说,这样的节目毫无趣味可言。我意识到我的世界观永远改变了,变得更加深刻了。
思考问题更具大局意识,这是我迄今为止的最大变化,也是最让我感激不尽的变化,它将伴随我终生。
每当我感受到来自现代生活的压力,以及对各种琐事的不安、对未来的担忧,我就会想起在空间站的那些日子:在太空看日落时,听见上帝的密语;看到我们的星球从地平线上升起;看到每秒闪烁上百次的闪电,犹如一片光的海洋;或者仅仅只是想起在失重环境中飘浮的感觉。
当我意识到数十亿次的美丽落日已经存在,并且未来还将继续存在,现实世界的压力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
《马太福音》中的这句话深得我心:“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抱着这样的态度,地球上的日常生活就感觉好多了。
也许几十年后太空旅行不再那么昂贵,也许我们也可以飞出大气层到外太空去,住在国际太空旅馆中,两天三夜的行程内容涵盖:太空星光晚餐、欣赏地球美景(白天+夜晚)、太空行走、拍照、给家人打电话等。
那么,就像刘慈欣一样,我们加油锻炼身体,参照维尔茨的记录,开始着手准备这样的冒险吧!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也是村上春树强烈推荐的人生之书!自中学时代起,每每陷入困境,村上春树便打开此书,他把这本小说看了十几遍,还亲自翻译、引进了日本。这本书就是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和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凯鲁亚克《在路上》并列为美国文学黄金时代的四大杰作!
同时,这也是一部“字里行间都是男人味”的小说,一本自带醉意的神作!如果你喜欢很酷的男人,在很酷的环境下,用很酷的口吻,说出很酷的台词,那么《漫长的告别》,你绝对不能错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维生素D再立功!JAMA:临床研究证实,高剂量维D可显著降低早期多发性硬化症疾病进展
特朗普下重拳!北京智源、浪潮信息等54个中国AI科技实体被美国拉入“黑名单”|钛媒体AGI
北约秘书长警告:若俄罗斯对波兰或其他盟国发动任何攻击,北约将作出“毁灭性”回应
杨瀚森21+9 洛夫顿遭驱逐&13+4+4+5失误 青岛力克上海取5连胜
谁能拒绝TCL AI超级筒洗衣机?1.31洗净比+AI智慧洗,太强了!